1. <menuitem id="mnx7l"><strong id="mnx7l"></strong></menuitem>
    2. <track id="mnx7l"></track>

      <track id="mnx7l"></track>
      <track id="mnx7l"><div id="mnx7l"><td id="mnx7l"></td></div></track>

    3. <track id="mnx7l"></track>
      <samp id="mnx7l"></samp>

        您好,歡迎您訪問義通歐物流有限公司官方網站!       

        中歐鐵路運輸班列

        新聞分類

        產品分類

        聯系我們

        客服:0579-85168777

        投訴電話:0579-85298111  

        總公司地址:義烏市鴻運路315號陸港電商小鎮6棟9樓

        電話:0579-85298111

        傳真:057985199718

        新倉庫:西站大道889號義烏鐵路口岸二區5號樓  

        老倉庫:義烏港倉儲區C區1樓108-110號

        馬德里分公司:C/CALLE AZOR 17 28946 POLIGONO LOS GALLEGOS FUENLABRADA MADRID ESPANA

        TEL:0034-810524683

        網址 :  www.cupbkul.cn


        如何降低企業國際貿易運營風險的治理結構

        您的當前位置: 首 頁 >> 新聞中心 >> 公司新聞

        如何降低企業國際貿易運營風險的治理結構

        發布日期:2019-03-12 作者: 點擊:

        構建降低國際貿易運營風險的治理結構

          科學的治理結構是企業國際貿易運營風險實現“可控”的重要保證,因此企業應認真對現行的治理結構進行梳理,實施流程再造,構建降低國際貿易運營風險的治理結構。


          1.組織結構

          科學的組織結構主要包括治理結構、管理體制和運營機制等,通過設計并運行這種組織結構可降低國際貿易運營風險。企業應建立健全董事會領導下的國際貿易發展戰略決策、管理層領導下的市場分析和預測、信息建設和傳遞、信用(風險)管理、供應鏈風險內部控制、考核評價和激勵、效能監察、企業文化及企業子文化建設等制度。

          大中型企業應根據“相互制衡”和“不相容”原則,設計組織機構和職責。例如,在進出口貿易機構下至少應分別設置市場(信息)科、信用(風險)管理科、外貿科、綜合科等科室;大型企業集團在進出口機構下至少應設置財務科。

          市場(信息)科的主要職責為:(1)對信用(風險)管理科提出的進出口業務預警或警報,實施風險控制并實時進行信息反饋;對各種進出口貿易市場環境進行動態分析,形成分析及預測報告。為董事會調整進出口貿易發展戰略、管理層調整進出口貿易策略,提供決策參考;為外貿科實施進出口貿易操作、原料保值、產品保值,提供參考;為信用(風險)管理科實施進出口貿易全過程(事前、事中、事后)信用(風險)控制提供信息參考;為財務科實施貨幣保值提供“匯率變動”參考。(2)根據市場和訂單情況,編制或調整出口貿易計劃;根據生產計劃,編制進口貿易和供應計劃。(3)根據匯率變動預測,制定貨幣保值方案(通過外匯期貨交易,或遠期結售匯,或外匯掉期等);根據市場行情預測,制定原料和產品保值方案(通過產品期貨交易或相關性產品期貨交易等);實行進出口貿易全過程的計算機信息管理,對整個供應鏈的價格、成本和收益進行跟蹤、為管理層提供實時的進出口運營效果數據。

          信用(風險)管理科的主要職責為:(1)對與進出口業務有關的組織結構、人力資源、業務運營、供應鏈管理、企業子文化建設等方面的風險進行識別、控制、監督、考核和評價,并將這些信息反饋至企業層級的風險管控體系。(2)審核市場(信息)科編制的進出口貿易計劃,審核進出口貿易客戶的資質,審核、鑒證進出口貿易合同及合同項下的結算單據,審核信用證(付匯)條款,會簽產品出庫單。(3)對客戶的資信狀況進行動態跟蹤,根據客戶的履約情況對其實施信用等級評定,根據客戶的信用等級評定結果對其授予不同的“信用結算條件”。(4)對進出口貿易全過程實施信用(風險)監督、監控、預警和警報,追收逾期半年以上一年以內的應收貨款,配合相關部門實施逾期一年以上應收貨款的追收及其他合同違約處理、合同仲裁或法律訴訟等。(5)對外貿、綜合、財務等科室的對外往來業務,實施全方位的監控,對客戶的滿意度實施測評,以維護企業對外信譽等。

          外貿科室的主要職責為:(1)對信用(風險)管理科提出的進出口業務預警或警報,實施風險控制并實時進行信息反饋。(2)執行進出口貿易計劃,對客戶進行資信調查,獲取客戶有關資質證明等書面材料并實施審核。(3)簽訂并履行合同,為信用管理科提供貿易合同及其項下的有關單據,提出信用證開據條款,開具產品出庫單等。(4)催收逾期半年以內的應收貨款,配合信用管理科實施合同違約處理、合同仲裁或法律訴訟等。(5)執行經上級有關部門、最高管理層集體批準的進口原料和出口產品保值方案。(6)根據信用管理科動態跟蹤的結果,對存在較大問題的合同予以中止(或終止)履行,最大可能地滿足客戶的合理要求并努力提升其滿意度。

          綜合科室的主要職責為:(1)對信用(風險)管理科提出的進出口業務預警或警報,實施風險控制并實時進行信息反饋。(2)配合相關部門,對進出口貨物依據合同約定(如國際標準或貨物到達地國家標準,或行業標準,或合同約定標準)實施驗收,未經驗收的貨物不得放行(入庫或出庫)。(3)根據信用管理科動態跟蹤的結果,對存在較大問題的合同予以中止(或終止)原料入庫或產品出庫驗收手續。(4)對其他科室的經濟責任制進行考核、評價和激勵,對進出口專業系統企業子文化實行建設管理等。

          財務科室的主要職責為:(1)對信用(風險)管理科提出的進出口業務預警或警報,實施風險控制并實時進行信息反饋。(2)復核合同項下的“信用結算條件”是否與信用管理科的授予條件相一致,會簽合同審批單、產品出庫單,復核貿易項下的結算單據等。(3)根據合同約定收匯或付匯(復核信用證條款、辦理信用證或其他付匯手續)。(4)根據信用管理科動態跟蹤的結果,對存在較大問題的合同予以中止(或終止)會簽產品出庫手續、中止(或終止)支付貨款等。(5)執行經上級有關部門、最高管理層批準的債務和資產(匯率變動)保值方案。


          2.國際貿易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平臺

          建立國際貿易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是提高進出口貿易運營效率、降低人為因素、降低信息傳遞不對稱風險的必要手段。要注意該系統必須實現與企業網互聯,信息傳遞、處理要流暢,切忌搭建進出口貿易計算機信息管理系統的“孤島”,在進出口機構內部和企業層級,實現進出口業務流程處理無障礙電子信息化,實現監督與被監督、監控與被監控的“信息傳遞對稱”。在企業互聯網層級上,通過企業層級的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實現整個供應鏈的“信息傳遞對稱”,實現管理層與部門之間、部門與部門之間有關進出口業務“信息傳遞對稱”,從而最大限度地降低因信息傳遞不對稱而使進出口貿易運營蒙受損失的風險。


          3.市場分析和預測機制

          進行市場分析和預測的主要目的是:(1)為鞏固原有市場、開拓新市場、擴大市場占有率、提高企業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譽度,提供決策參考信息。(2)為企業在原料、物資設備進口市場抓住價格低位、在產品出口市場抓住價格高位,提供決策參考信息。(3)為原材料進口保值、產品出口保值,提供決策參考信息。

          市場分析和預測應堅持“五位一體”原則:(1)根據供求關系變化(要關注宏觀政策,如財政、金融、產業政策等可能對供求關系產生的影響),進行市場分析和預測。(2)根據周期性規律變化,對原料市場、產品市場進行技術圖形分析和預測。(3)根據相關產品市場或相關衍生品市場的變化規律,進行分析和預測。(4)密切關注世界范圍內大型基金對市場的炒作(基金的短期炒作往往不以供求關系為題材,可能抓住某一短期題材或制造某一短期題材進行炒作以達到其目的)。(5)分析“預判突發事件”(如預判可能發生戰爭、動亂、罷工等)、“已發生突發事件”(如已發生的戰爭、動亂、罷工等)可能對市場產生的影響。只有對這五個方面進行統籌分析,才能得出綜合的分析預測結果;然后依據這個結果,制定出原材料進口和產品出口保值方案或應對措施并上報。


          4.風險識別、控制、監督、考核與評價

          這幾項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防范包括上述“五類風險”在內的各種風險,規避、降低各種風險造成的企業債務增加或資產受損,主要有五個步驟:(1)通過各類官方、非官方渠道獲取各類風險信息。例如,可通過政府商務網站或行業協會網站,獲取行業(產業)預警信息;通過國家駐外機構網站獲取進出口貿易所在國的預警信息、政策信息;通過國內外金融機構網站,獲取金融政策變化、匯率變化可能帶來的收、付匯風險信息;通過有償或無償信息服務機構,獲取有關風險信息;在情況緊急時進行實地考察、走訪,獲取有關風險信息;對進出口客戶合同履約情況進行動態跟蹤和監控,獲取合同履約過程的風險信息。(2)歸納、整理、分類所獲取的風險信息,進行風險識別,制定風險控制方案或風險應對措施。(3)根據識別出的風險,向有關科室發出風險預警或風險警報,并監控其風險控制過程直至風險預警或風險警報解除。(4)對各科室的風險控制進行月、季、年考核和評價,其結果作為經濟責任制考核的重要指標。(5)各業務科室通過計算機管理信息系統,實時向信用(風險)管理科傳遞風險管控動態,以保障進出口機構內部有關風險管控信息傳遞的對稱;定期向企業層級的風險識別、控制、監督、考核和評價體系傳遞管控信息,以保障企業層級有關進出口業務管控信息傳遞的對稱。


          5.企業內部供應鏈互動聯動和風險控制運營機制

          企業運營的效果與進口、生產、質量保證、出口等環節息息相關,整個供應鏈環節貫穿了一系列重要環節,直接關系到企業運營的好與壞。換句話說,不論進口環節還是出口環節,都應與生產等環節形成互動、聯動,形成一個以市場為導向的有機整體。建立供應鏈互動和聯動機制、風險管控機制的目的,正是將市場變化迅速傳遞到生產等環節,采取各種應對措施以規避或降低進出口業務涉及的市場價格波動風險、供應鏈運營風險及其他風險。企業應著重從供應鏈互動和聯動機制的建立,內部市場模擬外部市場運作,供應鏈內部環境,供應鏈活動監督、考核、評估和評價,供應鏈運營機制持續改進等方面入手,抓好供應鏈運營機制的建設。


          6.國際貿易系統子文化建設體系

          從企業文化的生成看,企業文化是根植于社會文化之上的子(亞)文化。與企業文化是社會文化的子文化一樣,每一個下級企業同樣具有根植于企業文化之上,但是又具有自身文化差異的企業子文化。同樣,因各專業管理體系(生產管理、質量管理、技術創新管理、安全管理、進出口管理、計量檢驗管理、供應鏈管理等體系)的管理理念和運營模式的更加細化,導致各專業管理體系同樣具有自身特征的專業管理體系子文化。這一階段建設活動的成效如何,直接關系到企業文化建設能否與制度建設、生產運營機制建設相輔相成、互為促進。要通過先進的子文化體系建設,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的業務運作,最大可能地調動員工創新、創效的主觀能動性。


          7.考核監督和評價

          企業對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的監督、考核與評價,應從四個方面進行:(1)進出口機構下設的信用(風險)管理科,定期(每月)對其他業務科室進行監督、考核與評價。(2)企業上級部門和分管領導依據管理制度,定期(至少每季度一次)對進出口管理機構進行監督、考核與評價。(3)企業效能監察部門依據效能監察制度,定期(至少每年一次)對進出口管理系統或供應鏈系統進行監督、考核與評價。(4)董事會財經審計部門,定期(至少每三年一次)進行監督、考核與評價。這四個方面的監督、考核與評價可形成保障進出口貿易管理體系有效運行和持續改進的立體監督、考核與評價機制。


        本文網址:http://www.cupbkul.cn/news/386.html

        關鍵詞:國際貨運代理,貨運代理,貨運代理公司

        最近瀏覽:

      1. 在線客服
      2. 在線留言
      3. 在線咨詢
        歡迎給我們留言
        請在此輸入留言內容,我們會盡快與您聯系。
        姓名
        聯系人
        電話
        座機/手機號碼
        郵箱
        郵箱
        地址
        地址
        久久久91精品国产一区资源动漫-久久国产精品无码网站有限公司-日本中文字幕久久久人妻-久久久久久精品无码网站

        1. <menuitem id="mnx7l"><strong id="mnx7l"></strong></menuitem>
        2. <track id="mnx7l"></track>

          <track id="mnx7l"></track>
          <track id="mnx7l"><div id="mnx7l"><td id="mnx7l"></td></div></track>

        3. <track id="mnx7l"></track>
          <samp id="mnx7l"></samp>